近日,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赵树民做客“网络在线问政”。他介绍说,近年来,青岛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%,请市民放心食用。此外,对于保健食品,他介绍了辨别真假的方法,并提醒市民留意保健品的不适宜人群。
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
赵树民说,青岛是婴幼儿配方食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大市,全省3家婴幼儿配方食品、1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在青岛。多年来,青岛相关监管部门一直按照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强化监管措施,落实企业主体责任,相关品类产品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%。
在保健食品领域,青岛市目前共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7家,为加强保健食品监管,近年来连续采取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,今年先后编制了《特殊食品监管手册》,开展了保健食品风险分级监管,制发了《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》、《经营环节“两查两专”规范提升行动》;同时组织开展生产企业体系检查,健全了生产企业自查制度,通过一系列措施,全市保健食品市场秩序得到极大改善,消费者满意度明显提升。
层层把关 加强奶粉与乳制品监管
网谈中,有网友对国产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存疑,建议市场监管部门把好关,多进行抽查,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。赵树民说,奶粉安全事关千家万户,市场监管部门会一直持续加强监管,切实保障市民的用奶安全。同时,他介绍了婴幼儿奶粉和乳制品的监管工作情况。
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,建厂的条件有严格的审批要求,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每个单品都需要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注册,经过严格的审批。在监管方面,按照“四个最严”的要求,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了《特殊食品日常监管计划》,指导区市局开展日常监管计划;同时,与省市场监管局联合,对全部婴幼儿食品生产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生产体系检查。生产企业也要定期开展自查,企业建立了从原材料采购、生产全过程、成品到出厂全环节的完整追溯记录,并做到原材料和成品批批检验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整改。此外,市场监管部门还定期开展抽检,从抽检的结果来看,青岛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为100%。
在乳制品监管方面,对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风险分类分级评定,监管部门按照分类分级开展日常监督检查、飞行检查,重点检查生产许可保持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、生产过程控制、出厂检验等项目,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,形成监管闭环。定期对原料奶、成品奶按比例抽检,检验结果对社会公示。同时,要求生产企业对每批次原料奶和成品进行检验,根据市局下发的《企业自查管理制度》定期开展生产体系检查。
保健食品“五查看”辨真假 务必留意不适宜人群
除奶粉和乳制品外,保健食品也是市民关心的重点。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、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,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,具有调节机体功能,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,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、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。
购买保健食品时,识别真假应做到“五查看”:一看名称,假冒产品通常会窃取、冒用或仿制国内外知名品牌,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;二看“蓝帽子”,在外包装左上方印有蓝色保健食品标识,俗称“蓝帽子”;三看标识,“蓝帽子”下面或右边有“保健食品”字样、产品批准文号及审批部门;四看功能,看外包装与宣传说明书是否一致,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,没有治疗作用,宣传治疗恶性肿瘤、疑难杂症及各种疾病统统是骗人;五查网站,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中,可输入其批准文号,查询该产品的相关信息,识别真伪。
赵树民特别强调说,任何保健食品都有一定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,消费者在选用时要注意是否适合,特别是老人、儿童、孕妇要谨慎选择保健食品。此外,保健食品的适宜人群、不适宜人群、注意事项应根据申报的保健功能和产品的特性确定。产品中使用的某种原料不适宜特定人群食用的,产品的不适宜人群应增加该特定人群。
例如,使用红花为原料的,其产品不适宜人群应增加孕产妇、月经过多者;使用灵芝、人参、西洋参及含激素的物品(如蜂皇浆)等为原料的保健食品,不适宜人群应增加少年儿童;核酸不适宜人群为痛风患者;芦荟、大黄、何首乌、决明子等含蒽醌类成分为原料的,不适宜孕产妇、乳母及慢性腹泻人群;大豆异黄酮不适宜人群为少年儿童、孕妇和哺乳期妇女、妇科肿瘤患者及有妇科肿瘤家族病史者;红曲不适宜人群为少年儿童、孕妇、乳母。(黄晓)